2016年3月15日星期二

資中縣總工會推行循環工作模式防治職業危害顯成效



資中縣屬農業大縣,工業經濟發展工會健保較為薄弱,煤礦、非煤礦山、水泥、建材等為工業支柱產業。由於這類企業涉及到職業危害,因此,如何在加速發展工業經濟的同時切實保護好職工的身體健康,是全縣各級黨委、政府必須擔當的重要責任。2014年,資中縣總工會在縣委及上級工會的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的指導下,在已職業工會形成職業病防治四項機制(即:政府領導、人大監督機制,工會主抓、部門配合機制,企業負責、職工推動機制 ,調查研究、三方協商機制 )並取得較好成效的前提下,加強同安監、人社、衛生、經信、工商聯等部門的密切協作,在職業危害防治工作中推行“計劃—實施—檢查—改進—信息反饋—再計劃—再實施……”無限循環工作模式,致力於對現有機制及模式進行提質升級,經過在全縣涉危企業的廣泛推行和持續改進,全縣職業危害防治工作呈現出循序漸進、不斷提高、良性發展的局面,職工身體健康得到了較好的保障,近年來未發現一例職業病。

深入調研,科學規劃,點亮職業危害防治指航燈。

按照“一二一”工作步驟,科學提出全縣職業病防治工作計劃,指明防治工作方向。一是形成一個報告。由縣總工會組織人員分組到全縣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30家企業、600名職工進行了職業危害抽樣調查,形成了《關於資中縣涉及職業危害企業基本情況的調查報告》;二是召開兩個會議。在政府聯席會議及勞動關系三方協商會議上研究討論職業病防治工作思路、組織體制、維權機制和新的載體、新的途徑;三是制定一個意見。制定《關於在全縣涉危企業中開展職業病防治的實施意見》。

示範引領,整體推進,築牢職業危害源頭防護牆。

實施“一”工作措施,保證全縣職業危害防治工作順利進行。一是執行“三同時”制度。從項目建設一開始,就督促企業將職業病防護設施所需費用納入建設項目工程預算,並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從源頭保障職工身體健康;二是樹立一批防治典型。按照“結合實際、循序漸進、有所側重”的原則,首先確定在涉危情況較突出的水泥、煤炭行業開展職業病防治工作,樹立起一批典型並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三是簽訂一項專項合同。組織指導全縣136家涉危企業簽訂《職業病防治專項集體合同》,截止10月底,合同簽訂率達100%。

三級聯動,嚴格督查,擰緊職業危害防治總開關。

推行“三三二”勞動保護及監督制度,確保各項防治工作落到實處。一是推行“三必檢”制度。即入廠職工必須體檢、離廠職工必須體檢、職工工作期間每年必須體檢一次(含應急檢查);二是實行“三級查”制度。即企業自查、明確企業主體責任,鄉鎮檢查、明確主管責任,部門督查、落實監管責任;三是執行“兩監督”制度。由縣人大、縣政協分別組織縣人大代表和縣政協委員,對重點涉危企業進行法律監督及民主監督。全縣《職業病防治專項集體合同》履約率達93%,較為有效地維護了職工的身體健康權。

彙聚合力,科學改進,建立職業危害防治加油站。

堅持“五二二”工作方法,為全縣職業危害防治工作良性發展注入新動力。一是堅持五方協作。由工會、安監、經信、人社和衛生部門相互配合,在發現企業存在職業危害隱患時,向企業發放“職業危害整改通知書”;二是堅持兩書制度。由工會對企業執行勞動法律尤其是《職業病防治法》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向企業發放“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和“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建議書”;三是實施三級聯動。對排查出的隱患,企業行政、車間及班組(職工)結合各自實際進行整改。

信息反饋,建章立制,促進職業危害防治新循環。

經過計劃、實施、檢查和改進四個環節後,將發現的新問題及提出的處理辦法等信息集中整理後,作為研究制定新體制、新機制、新模式的重要依據,並將相關信息在新一輪循環的計劃環節提交,為全縣職業病防治工作良性發展、循環發展、長效發展提供科學依據。經過第一輪循環後,全縣建立健全了《資中縣職業危害申報制度公所健保》、《資中縣職業病防治專項集體合同制度》、《資中縣職業病應急處理辦法》等工作制度,形成了預防職業危害、保護勞動者健康權益工會勞保的新機制,較為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穩定,促進了縣域經濟健康發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